郭永健
特首在施政報告宣佈將會津貼長者的交通費用,讓他們能以兩元乘搭大部份的交通工具。這個政策除了一起一些質疑外,並沒有引來很大的爭議,不少團體及政黨都表示歡迎,甚至希望盡快落實。可是,這項政策表面上惠及長者,但內裏實報實銷的津貼形式令人懷疑政府以德政之名,行利益輸送之實,涉及的公帑據特首估計將會高達二億元。
政府代行企業責任
首先,現時不少公共交通工具都有豐厚的盈利。以九龍巴士為例,去年的盈利便有3.97億元,但仍申請加價。在此情況下,企業可以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,由現時提供的半價優惠增加至兩元的優惠甚至免費。
交通工具的邊際成本極之低微
其次,每一班次交通工具的主要成本在於其固定成本(Fixed cost),即是其燃油費、機械的損耗,一架載滿乘客的巴士與一架空無一人的巴士的總成本相差無幾,因此每增加一個乘客的邊際成本極之低微,最多可能會多些垃圾、椅子多些磨損及消耗多一點的燃油。故此,即使兩元優惠由巴士公司提供,亦不會增加其成本,而需要政府的補貼。
差價補貼並不合理
即使政府要進行補貼,政府可以以邊際成本來計算補貼額。退一百步來說,就算不要求企業負擔更多的社會責任,政府亦可以以平均成本來計算,即包括固定成本及可變成本再除以乘客數目,這樣計算出來的金額亦較現時的形式為少,營運商的固定成本亦可以因此而攤分。
香港現時的實際情況
回到香港實際的情況,現時巴士公司存在著過剩的運載能力,大家在非繁忙時間乘車,便會發現不少路線的乘客很少,可是運輸署礙於區議會及地區團體的聲音壓力,未能重組巴士線來減少浪費及污染。因這個情況下,巴士公司的整體固定成本無法縮減。今次藉優惠輸送利益,很可能便是用來安撫營運商。
可行的建議
另外,現行的建議包括港鐵在內,政府作為持有七成股權的大股東竟然也要補貼車費的差額,而非作為表率,提供免費的服務予長者。事實上,港鐵長期得到政府的津貼,應該作為政策工具來讓政府促進社會的整體利益。可行做法包括由港鐵提供兩元甚至免費的乘車優惠,需要的時候配以過往曾實行的「彈性上下班時間」來調節不同時段的乘客量。這樣做法可令到港鐵的競爭者,巴士公司受壓,不得不跟著推出優惠。
但現實是,如果要求營運商自行提供票價優惠,可能會輕微影響其收益。我們明白巴士公司背後的財團絕不會「拔一毛以利天下」,協助解決隱蔽長者的社會問題。可是,如果要公眾「以鉅利來讓財團拔一毛」,政府財團間的共謀未免大過份吧!
政府多年漠視長者利益,誠為可惡,假若以仁義之名,行勾結之實,則更令人厭惡棄絕!政府應將巴士服務公營化,令到不同交通工具能互相協調,減少空氣污染及道路擠塞的社會成本,造褔所有香港市民。
另載於左翼21網站
發佈留言